以下是物联网(IoT)漏洞: (1) 弱密码、可猜密码或硬编码密码,如短密码、简单密码和可公开获取的密码。 (2) 不安全或不需要的网络服务,安装在设备上,可能会损害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可用性,或允许未经授权的远程控制。 (3) 不安全的生态系统接口,设备外生态系统中不安全的Web、后端API、云或移动接口,导致设备或相关组件遭攻陷。 (4) 缺乏安全更新机制,苏州小区IOT设备,缺乏安全更新设备的能力,包括:缺少对设备的固件验证、缺乏安全交付(传输中未加密)、缺乏防回滚机制、缺少因更新而导致的安全更改通知。 (5) 使用不安全或过时的组件,使用已遭弃用的或不安全的、导致设备遭攻陷的软件组件/库,苏州小区IOT设备,包括操作系统平台的不安全定制以及使用来自受损供应链的第三方软件或硬件组件,苏州小区IOT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的各种各样的嵌入式传感器、设备及系统。苏州小区IOT设备
IOT关键技术M2M,是Machine-to-Machine/Man的简称,是一种以机器终端智能交互为中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它将使对象实现智能化的控制。M2M技术涉及5个重要的技术部分:机器、M2M硬件、通信网络、中间件、应用。基于云计算平台和智能网络,可以依据传感器网络获取的数据进行决策,改变对象的行为进行控制和反馈。拿智能停车场来说,当该车辆驶入或离开天线通信区时,天线以微波通讯的方式与电子识别卡进行双向数据交换,从电子车卡上读取车辆的相关信息,在司机卡上读取司机的相关信息,自动识别电子车卡和司机卡,并判断车卡是否有效和司机卡的合法性,核对车道控制电脑显示与该电子车卡和司机卡一一对应的车牌号码及驾驶员等资料信息。苏州小区IOT设备只有完成Uu接口的IOT,才能保证每一款手机与无线接入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提出"智慧地球"的经济振兴战略。IBM认为建设智慧地球需要三个步骤:首先,各种创新的感应科技开始被嵌入各种物体和设施中,从而令物质世界被极大程度的数据化。第二,随着网络的高度发达,人、数据和各种事物都将以不同方式联入网络。第三,先进的技术 和超级计算机则可以对这些堆积如山的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将生硬的数据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洞察,并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行动决策。苏州国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OT正在全部袭来,IT有事儿要做了。使用堆组织表时,必须为表和表主键上的索引分别留出空间。而IoT不存在主键的空间开销,因为索引就是数据,数据就是索引,二者已经合二为一。但是,IoT带来的好处并不止于节约了磁盘空间的占用,更重要的是大幅度降低了I/O,减少了访问缓冲区缓存(尽管从缓冲区缓存获取数据比从硬盘读要快得多,但缓冲区缓存并不廉价,而且也一定不是廉价的。每个缓冲区缓存获取都需要缓冲区缓存的多个闩,而闩是串行化设备,会限制应用的扩展能力)。IOT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
物联网(IOT)正在各个方面袭来,IT有事儿要做了。物联网(IOT)的根本思想是快速增长的连通性,尤其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的各种各样的嵌入式传感器、设备及系统。IOT不仅包括现有的机器间通信,并延伸包括更多的分析及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从Google Glass到智能电器。根据分析公司IDC的《物联网2013到2020年市场分析:数十亿台设备、上万亿美元》报告,2012年IOT技术及服务在全球的开支达到4。8万亿,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8。9万亿。IDC的统计数字包括了智能以及嵌入式系统、连接服务、基础设施、IOT定制平台、应用、安全、分析以及专业服务。应用IOT的情况可能参差不齐。苏州小区IOT设备
应用IoT的情况可能参差不齐,而且距离应用IoT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苏州小区IOT设备
物联网概念极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物联网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1999年,美国Auto-ID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过去在中国,物联网被称之为传感网。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苏州小区IOT设备
文章来源地址: http://swfw.chanpin818.com/qyrcfw/wuyeguanli/deta_8437264.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